编者按
太平洋岛国通常指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的14个南太平洋岛国,和包括圣诞岛、法属波利尼西亚、美属萨摩亚等在内的岛国地区,是亚太大家庭重要成员,也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发展和太平洋岛国关系。去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建交岛国领导人会晤,开启了中国和太平洋岛国关系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之一,长期和太平洋岛国保持良好关系。在当前加快构建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背景下,进一步拓展广东和太平洋岛国合作关系便是其中重要一环。资料显示,目前广东已与多个太平洋岛国在经贸、远洋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展开合作,并打造了“送医上岛”“送戏下海”等精品栏目,深受岛国人民欢迎。
近日,由广东省外办、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共同组成的广东外事新闻调研组,先后深入走访斐济、汤加、库克群岛等太平洋岛国地区,考察广东和太平洋岛国在经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合作情况,探索未来进一步深入合作的领域和空间。从今天起,南方日报将连续推出“广东省与太平洋岛国交好”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茫茫的太平洋中,332个岛屿点缀而成的美丽群岛串成一个名叫斐济的国度。经由香港转机,抵达楠迪国际机场,一对身穿斐济传统服饰的当地土著居民微笑着向我们打招呼,热情奔放的岛国气息扑面而来。
斐济气候和广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近年来,以粤企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纷纷走进斐济。广东远洋渔业公司看中当地金枪鱼产业的发展机会,至目前为止,配备10艘金枪鱼延绳钓船在该地区作业。中国援建斐济纳乌瓦医院,覆盖该国两省份近3万人口,自去年8月正式运行至今年1月底,共收治门、急诊病人约1.1万人次,极大地满足了当地人的就医需求。
●采写: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祁雷
后方联动记者 曹斯 实习生 张旭怡
摄影:黄国平(除署名外) 翻译:葛樱楠
发展机遇▷▶
朝阳产业——金枪鱼加工
繁忙的斐济苏瓦港,一艘广东籍渔船刚刚归港,几辆运输车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传输带的轰鸣声马上响起,将满舱的渔获运往港口附近的鱼产品加工厂……
这个位于太平洋中心附近的岛国,陆地面积仅1.83万平方公里,但水域面积却高达129万平方公里。得益于海洋的馈赠,该国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尤以金枪鱼最有名。
在斐济辽阔的海洋专属经济区内,经常能看到印着偌大的“穗远渔”字样的渔船,这是隶属于广东远洋渔业公司的捕鱼船。“公司目前总共有10艘金枪鱼延绳钓船在南太平洋海域作业,总吨位达2053吨。”该公司斐济基地代表吴欢德向记者介绍说,去年该公司在斐济的总产量约2600吨,总产值达617万美元。
广东远洋渔业公司进驻斐济也给当地带来诸多发展机会。吴欢德表示,该公司不仅每年向斐济政府交纳大量税收,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我们公司每艘船上都有当地的船员,10艘船差不多雇了50个人”。到了每年的捕鱼高峰期,临时雇用的斐济人还会更多。
穗远渔32号船长郑九仔来斐济从事远洋捕捞多年。他告诉记者,目前他的船上一共有5名斐济员工,占船员总数的1/3。他对这些斐济船员的工作态度很满意,“你别看斐济人平时生活很悠闲,一旦出了海,他们可拼了”。
谈及中国远洋渔业在斐济的发展,在当地注册的金洋渔业公司总代理罗钧说,过去中国远洋渔业真正走出去的非常少,广东省的情况也大同小异,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很大改变。“据我了解,目前在南太平洋海域捕捞金枪鱼的中国渔船已经达300多艘,其中以山东、浙江以及广东等省居多。”罗钧介绍,现在中国的渔业公司不仅在斐济进行渔业捕捞,也纷纷在当地注册建厂,从事鱼产品深加工。金洋渔业公司的加工厂每年能加工长鳍金枪鱼1500多吨,年产值达4000多万美元,由于工厂的需求量很大,该公司不仅加工自己渔船的鱼,也购买外国渔船的渔获,深加工产品和半成品产品远销欧美、日本。”
在斐济,金枪鱼捕捞和加工属于朝阳产业。不过,中资企业要进驻仍面临难题。“主要还是缺乏有经验的船员,现在很多渔业公司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
“建议中国企业过来后,一定要重视本地化经营战略,雇用当地人,为当地社会发展捐钱出力。”罗钧表示,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要合理延长产业链,在斐济不仅要从事远洋捕捞,更要集捕捞、运输、生产、深加工等于一体。
互利共赢▷▶
广东“送医上岛”受到肯定
中国企业在斐济不仅投资实业,也将回馈当地社会作为一大宗旨。
2014年7月,由中国援助的斐济纳乌瓦医院顺利通过验收并启用,服务范围覆盖该国两省份近3万人口,成为该国中部地区最大,乃至该国领先的现代医院之一。
新医院多次选址,不仅考虑了覆盖人群问题,同时也尽量选择在高地。“旧的纳乌瓦医院靠近河边,雨季经常被水淹。”医院项目维保组组长李鹏说,新医院建在小山丘,解决了水涝的问题。
“过去孕妇来医院生产时,还得吃力地爬上高高的手术台,现在有了中国提供的电动妇科产床,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调节产床高低。”纳乌瓦医院院长赛劳斯对中国援助的医疗器械竖起大拇指。他告诉记者,中国不但援建了这座新医院,还带来了先进的牙科设备、X光机、彩色B超机、心电图机、救护车等。
据了解,纳乌瓦医院自去年8月正式启用至今年1月底,共收治门、急诊病人约1.1万人次,医护人员也比原先增加了3—5倍。“过去旧医院一次只能接纳一个孕妇,多出来的病人只能转院。现在妇产科已经增加到8张床位,有效地满足了需求。”李鹏说,就在记者来的前一天,医院一天就接诊了3个孕妇。
赛劳斯表示,中国援助的纳乌瓦医院及医疗设备极大地提高了该地区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未来希望中国尤其是广东省继续发扬“送医上岛”的精神,为斐济提供更多医疗援助和服务。
对话大使
中国驻斐济大使张平:
广东为中斐关系做了很多实事
中斐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去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开启了中国国家元首访问南太平洋岛国的序幕。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随同广东外事新闻调研组实地走访斐济楠迪、苏瓦等地,和当地政府官员、企业家、华人代表等深入座谈,畅聊两国合作。
两国人文交流方兴未艾
南方日报:请您介绍一下中斐关系总体概况。
张平:中斐是有着患难之交的好朋友,在经贸领域,两国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方兴未艾,另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方面,双方也进行了一系列友好合作。
南方日报:去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张平: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国事访问,为进一步发展中国和太平洋岛国关系指明了方向。
广东斐济可作政策层面交流
南方日报:广东一直重视发展和斐济等太平洋岛国关系,您对此有何评价?
张平:长期以来,广东省一直非常重视发展和包括斐济在内的太平洋岛国关系,在经贸、人文、教育等领域与斐济等国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活动,广东医疗队和文艺代表团也曾多次来斐济等国进行义诊、义演。
南方日报:您认为广东在发展同斐济的关系方面有哪些优势?对此,您有何建议?
张平:广东在发展同斐济关系方面优势明显。首先,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省份之一,在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广东可以跟斐济开展政策层面的交流。
广东在医疗卫生、外贸经济、海洋资源开发、文化教育、人才培训等领域经验丰富,可以为斐济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援助。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过去几年里,广东为发展中斐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应该感谢广东。
南方日报:广东长期在斐济等太平洋岛国实施“送医上岛”项目,取得良好成效。为进一步促进双方医疗卫生领域合作,您有何设想?
张平:斐济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医疗条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医疗设施不健全、医务人员和药品缺乏等。我认为广东可以丰富“送医上岛”的内涵,例如,可以开设专科门诊、建立友好医院、培训医务人员等,特别是针对该国人民的常见病,比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加大巡诊力度或者开设更多专业性门诊。
斐济正致力于吸引外资
南方日报:斐济哪些领域相对更加具备发展优势?
张平:目前斐济政府正在制定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其中包括吸引外资、推动同外国的经贸合作等。斐济的主要优势集中在海洋产业,特别在海洋渔业方面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吸引了一批中国企业入驻。我认为,下一步应着重考虑如何进一步扩大在该领域的合作,在港口建设、海产品深度加工等领域也要有所作为。
南方日报: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太平洋岛国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为进一步促进中斐两国互联互通,您有何建议?
张平:斐济地处南太平洋地区枢纽,促进中斐两国互联互通意义重大。我认为主要可以在港口、空中航线开通上展开密切合作。在港口领域,我们可以同斐济在对现有港口的改造以及新港口的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在航空领域,可以考虑开辟直航或者提供包机服务,以方便两国人员往来。
南方日报:您对于包括粤企在内的中资企业投资斐济有何建议?
张平:我认为未来几年内,中斐之间的投资往来将会更加密切。中国企业到斐济投资,首先要做好前期考察调研工作,确定好投资的领域,这包括充分考虑市场的潜力以及今后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要避免国内企业竞相集中投资某一个领域。另外,还要把在斐济的投资同向太平洋岛国的辐射一同考虑,可以适当延长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
未来机遇
斐济工业、贸易和旅游部长法亚兹·科亚:
建议先开通直航包机业务
近年来,中国游客赴斐济旅游的人数逐年提高。斐济旅游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赴斐济旅游的中国游客为2万人次,2013年增加至2.6万人次,去年这一数据又提升到3.5万。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斐济最重要的客源国之一。”斐济工业、贸易和旅游部长法亚兹·科亚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当前两国互免签证的背景下,他非常看好中斐在旅游业方面合作的前景。
目前中国和斐济之间还没有开通直航。科亚表示,希望两国能尽快开通直航,以促进两国旅游业的发展。他介绍说,目前斐济正在尝试开通到中国内地的直航包机服务。
广东是斐济重要的旅游市场,每年从广东出发赴斐济的人数逐年上升,科亚建议广东可以先开通直航斐济的包机业务,积累一定的市场和人气后,再考虑开通两地直航。
通过发展旅游,两国的人员流动会更加密切,从而带动与旅游相关的投资合作。科亚表示,目前斐济与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全国只有800个酒店床位,这是中国企业的投资机会。“斐济对外资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欢迎粤企来投资旅游业。”科亚说。
斐济卫生和医疗服务部长乔恩·乌萨马特:
期待医护人员赴粤接受培训
医疗卫生是中斐合作的又一个重要领域。
今年4月,中斐就发展两国医疗卫生合作交换了意见并签署谅解备忘录,确定通过多种方式,在卫生体系建设、新发再发传染病防控、慢性病防控、传统医药等领域开展合作,中斐在医疗领域的合作步上新台阶。
斐济卫生和医疗服务部长乔恩·乌萨马特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国为斐济提供了大量医疗援助,赢得了斐国政府和人民的一致赞誉,“比如中国为我国援建了设备完善、功能先进的纳乌瓦医院,去年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抵达斐济,开展免费巡诊等”。
乌萨马特告诉记者,目前斐济约有80多万人口,公立医院医生仅有500人,私立医院医生只有200多人,“目前斐济全国医生和患者的比例约为1∶1200,距离世卫组织1∶1000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乌萨马特说。
“我希望未来中国尤其是广东省,能够为斐济培养更多这方面的医护人员。”乌萨马特表示,十分期待未来能派遣医生、护士赴广东开展短期培训,同时也希望中国医疗队为斐济的医护人员提供更多培训。
作者:广东省外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