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共广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外眼探粤

新州敞开贸易之门 盼与广东“强强联合”

2014-09-25
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新州州长贝尔德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独家专访

新州敞开贸易之门 盼与广东“强强联合”

 

    新州州长贝尔德在19日举行的第25次广东新州联合经济会议上致辞。李志坚 摄

 

    外眼探粤

    个人简历

    贝尔德于1968年出生,毕业于悉尼大学,自由党党员。从政前,贝尔德长期供职于澳国民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等。2011年自由党-国家党联盟赢得新州大选,贝尔德出任财长,2012年12月兼任工业关系部长。2014年4月16日,奥法雷尔辞去州长职务,贝尔德于次日当选为新州自由党领袖并宣誓就任新州第44任州长。

    上周末,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一场庆祝广东与新州结好35周年的活动隆重举行。由我省企业和机构组成的经贸代表团此次远赴新州,与新州商贸代表团共话商机,共谋合作。

    这样的场面正是新州州长贝尔德所乐见的。就在活动召开前的三周,贝尔德决定把上任后的第一次海外出访献给中国,他专程来到广东,力邀广东企业家前往新州参加庆祝活动。在此期间,贝尔德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表示,他此行的重点是明确传达新州向广东敞开贸易之门的信息,“如果两地‘强强联合’,将有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

    印象

    基础设施建设向广东取经

    南方日报:这是您担任州长以来首次海外出访,也是您在新州明年3月大选前的唯一一次出访,为什么选择中国?第一站又为何选择广东?

    贝尔德:这并不是巧合。因为中澳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富有成效的合作交流。而广东与新州之间的联系已远远超越了经贸层面的合作关系。

    如今,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广东又是这个庞大经济体中的第一经济大省,如果两地“强强联合”,将有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我希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双方关系。

    南方日报:您此行的主要关注点是?

    贝尔德:我此次行程的重点是明确传达新州向广东敞开贸易之门的信息,我们希望在广东寻找潜在的投资者,重点是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教育、旅游、农业投资等。

    南方日报:广东与新州结好已35年了。这里有什么最值得您期待?

    贝尔德:广东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非常了不得,我非常想深入了解广东的基础设施是如何快速、高效建立起来的,这在新州一般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在新州,有些项目在宣布实施之后就一直被搁置,拖不下去了就会被叫停。

    相信我们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旅游业等领域向广东取经。

    投资

    “张开双臂”欢迎广东投资者

    南方日报:那么新州政府为外来投资者创造了哪些有利的投资条件呢?

    贝尔德:我们正致力于降低新州经贸交易的成本,比如对与特定银行交易的企业免去一大部分费用,对于提供新就业机会的企业实行免税政策,对于我们归类划定的一部分企业我们会少收取40%的税收,对于有意投资者我们予以颁发特许执照。我相信这是未来10-15年新州发展以及加强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所以现阶段,我们会尽一切所能不断完善投资许可证发放、账目管理等工作,以此鼓励外来投资。就像我说的,我们“张开双臂”欢迎广东的投资者。

    南方日报:您在保护环境方面一直坚持强硬的立场,为此您上任州长后对于保护新州环境有哪些计划?对广东在环保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

    贝尔德:在环境保护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政府应该扮演一个发挥主导作用的角色。因此,针对能源使用效率等,我们有具体的实施政策,包括对能源消耗增加收费等,这样一来就可以保护环境、节能减排。

    执政

    继承前任与华经贸合作传统

    南方日报:您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肯定过前任州长奥法雷尔在任期间的出色表现,认为他为新州留下的“政治遗产”将会被铭记,那您会延续他的一些政策吗?

    贝尔德:前任州长的“政治遗产”是广受赞誉的,尤其是在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交流等方面有很多先进做法,所以我一定会加以继承,并且会保证优良传统不会消失。而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等待合适的时机到来很重要,现在随着关系发展,双方合作的机遇不断增多。我们要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相联结。

    综述

    广东新州“并肩前行”35载

    双方100多年前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经济更有强烈互补性

    35年前,一封信漂洋过海,把南北半球的两块陆地从此连在了一起。在这封有着时任广东省省长习仲勋和时任新州州长兰恩亲笔签名的信里,广东与号称“澳洲第一州”的新南威尔士州结为“姐妹”。这也是广东对外结好的第一个“姐妹”省州。

    成为“姐妹”往往有些不解之缘。早在100多年前,广东和新州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中期,来自广东等沿海地区的数万中国人,为谋生计漂洋过海去往大洋洲。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如今新南威尔士州已有华裔55万多人。

    今年5月,新州上下议院两位议长携手共同访粤。期间,代表团来到广州老城区,熟练地用筷子品尝广东的特色茶点。新州上议院议长唐·哈文先生说,广东菜在澳大利亚十分受欢迎,他经常和家人或朋友在星期天的中午专门去吃广东菜。

    而下议院议长雪莉·汉考克更是在华人居多的社区长大,自小吃中国菜。“在悉尼的居住人口中,有5%是华人华侨,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广东籍。因此,我们虽然过去从没来过广东,但早就对广东耳熟能详。”

    目前,新南威尔士州上议院共有4名华人议员。“新州历史上第一位华裔议员,就是一名会说粤语的女士。”唐·哈文说。

    数据显示,在新州的中国(含港澳台)留学生达7万余人,占在澳中国留学生近1/3强。此外,国内教育机构与新州也开展了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前,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通过赴澳大利亚新州等地考察,发布了2014年《大洋洲蓝皮书》。

    今年,年过八旬的州督巴希尔女士、上下议院两位议长哈文和汉考克,以及新上任的州长贝尔德,先后造访广东。他们访问的主题各有不同,有的直奔经贸合作而来,有的前来考察能源合作的空间和潜力,有的力邀广东企业投资新州基础设施建设,有的则盼望能与广东开展中医教育交流。与此同时,广东历届主政者亦多次率团前往新州,加强联系。

    新州拥有丰富的煤矿、旅游资源,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教育业实力雄厚,加工制造、金融、电力、农业、矿业等产业在澳大利亚占有重要地位。广东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产业体系比较完善,市场较为发达,目前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两地经济强烈的互补性决定了合作的可能性。

    就拿能源来说,澳大利亚在发展清洁煤和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在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经验和做法值得广东学习借鉴。

    而在贸易领域,去年粤澳进出口虽然已占到中澳两国进出口总额的1/10强,但金额只有144.4亿美元,进口比重相对较小。截至2013年底,广东累计利用澳大利亚外资为8.17亿美元,粤企对澳实际投资为1.63亿美元,双方拓展投资贸易合作的空间还很大。

    总策划:张东明 傅朗 本期统筹:苏才芳 段功伟 黄国平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赖竞超(除署名外) 翻译:赖竞超 王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