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话
25年前,一座友谊的桥梁跨越万水千山,将广东与夏威夷紧紧相连。25年后,夏威夷州州长琳达·林格女士盛装出席与广东结好25周年庆典。此行中,广东和夏威夷州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友好交流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新能源合作成为重要方向之一。
这是一个高曝光率的词汇,各国争相制定雄心勃勃的战略和目标。能源革新派领袖琳达·林格如何诠释“新能源”战略?对广东“绿色新政”“低碳经济”又有何建议?
【夏威夷能源革新】
经济安全需要,“不计成本”革新能源
南方日报:您重视能源革新,奥巴马总统上任后表现出对新能源的关注与您不谋而合,能否结合实际,谈谈夏威夷发展新能源的必要性和具体情况?
琳达·林格(下称“林格”):在夏威夷,每年要花费高达70亿美元进口石油,其中1/3用于发电,1/3作汽车燃料,1/3作飞机燃料。同时,我们处在太平洋中心,离美国本土有2500英里,若大量运输、进口原油,成本远高于美国其他州。出于经济安全考虑,我们迫切需要发展新能源。依靠本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潮汐能、地热资源,渐渐实现能源自给,这样我们的政府将有更多钱投入到其他方面,也增加了夏威夷的就业机会。
南方日报:新能源是一个“热词”,每个国家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新能源战略。夏威夷州也设立了宏大的目标,您能否说说夏威夷如何在技术、资金、管理上进行突破?
林格:我们在“不计成本”地进行能源革新。基于《夏威夷清洁能源倡议》和《夏威夷州政府与美国能源部谅解备忘录》,我们要加速能源体制转变。根据法律,我们提出在2030年通过一代人努力,达到发电量的40%依靠新能源,30%通过提高能效实现,总共70%这一目标。
除了电力,在汽车、卡车、飞机燃料方面我们也希望实现清洁化。我们正在研究推广电动汽车。夏威夷面积比较小,推广电动汽车不必担心充电问题。如果我们能试验成功,会在全美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南方日报:立法发展新能源,这么大的力度在美国多吗?
林格:夏威夷的独特优势在于面积及能源体系既不太庞大也不太微小,是个理想之地,也是“活实验室”,可以进行新能源试验。因此,美国能源部和夏威夷政府签订了协议,要根据我们制定的70%电力由清洁能源供给的目标,在夏威夷试验新能源项目,如果这些项目进行得顺利,就可在美国其他地方推广。目前,夏威夷是美国50个州中唯一一个和联邦政府签订新能源试验协议的州。
南方日报:您对70%这一目标很有信心。
林格:我认为可以实现。信心主要来源于夏威夷政府、企业、人民对新能源发展目标和过程的接受和认可。我们都认为发展新能源是必然选择,达成了不能再依靠原油的共识,因为它不但贵,而且运输成本也高,污染严重,对就业帮助也不大。
【支招广东减排】
政府要总揽全局,决策前想得深远
南方日报:中国提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对于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您认为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林格:我想先谈谈夏威夷的做法。夏威夷并没在减排方面设定目标,可以说,我们发展新能源没有刻意和减排挂钩,战略出发点不在于此,而在于迅速摆脱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保证经济、能源安全。因为如果摆脱了对石油的依赖,到2030年我们就能减排60%,这是附带的收获。
中国如果能实现40%到45%的减排目标,对民生改善有很大帮助,不但改善了人民健康,也提高生活质量。
南方日报:广东也在走低碳之路。这是您第三次来,感觉到变化了吗?
林格:广东是夏威夷许多中国移民的故乡,我们有着深厚友谊,我也多次来到广东。但需要直言,这次我去了珠江新城,那片区域有很多住宅、酒店、写字楼都密密麻麻地安装了空调系统,这必然消耗大量能源。夏威夷在这方面的独特做法还挺管用,我们把深海海水引向陆地,运用到大楼空调系统,大大降低空调对能源的消耗。
南方日报:广东和夏威夷的情况有所不同,新能源资源并没有那么丰富,您认为广东应该走一条怎样的低碳之路?该如何发展新能源?
林格:广东要走低碳之路,发展新能源,首先要采用系统战略。能源使用是多年下来形成的完整体系,若要解决当中问题,让系统更好运作,就要有全局眼光。所以能源系统创新不能孤立看待可再生能源问题、能源节约问题、地面交通问题、电网建设以及消费者行为模式等问题。我们认为,目前世界孤立看待这些问题的观点较多,有不少失败做法。因此,广东要走好低碳路,发展新能源,首先要总揽全局。
第二,政府决策时要考虑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后果,想得更远。我举一些例子,比如刚才提到对购买节能冰箱的消费者政府会提供250美元节能现金券,在这个优惠中政府不可预见的后果是有人买了节能冰箱但仍继续使用原来的冰箱,这样会增加能耗。我们想到了这点,因此补充制定了一条规定,就是让消费者证明已把旧冰箱扔到废弃物处理中心,让现金券补贴制度行之有效。
同时,我想说,新能源革新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其他领域一样,比如互联网、新型制药等都需要私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政府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很好的减排和发展新能源的框架、平台,让市场在这个框架内运作、担当主力,而不仅靠政府直接对市场主体说必须降低碳排放。
南方日报:在这次的联合声明中,广东也强调了和夏威夷进一步加强在新能源方面的合作。
林格:没错。这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领域。所以,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将作为我们下一阶段的重点。此外,涉及的合作还包括贸易和投资、科技、教育培训、旅游、农业和食品、文化与体育、公共卫生等领域。
【论中美关系】
从美国媒体窥不到中国全貌,要实地体会
南方日报:中美关系,有时会因美国对台军售及两国贸易、能源摩擦而产生分歧和波动。您作为中国、广东人民的好朋友,如何看待?
林格:我很高兴您把我当成中国和广东人民的好朋友。说到分歧,我相信很多国家在政策、做法上都为本国利益服务,摩擦是难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人民之间的沟通、对话和往来。政府领导人可以经常见面,但这不够,需要普通民众参与推动两国关系,比如要加强旅游,广交朋友。要知道,朋友之间有分歧是难免的,但并不代表有了分歧就不是朋友。我经常和我代表团说,希望更多美国人到中国来看看,了解中国,美国电视和媒体上看到的不是全貌,需要自己体会。
【夏威夷直航】
预计年底开通北京到檀香山直航
南方日报:夏威夷直航是中国旅客关心的问题,现在开通了吗?
林格:应该就快了!我们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开通夏威夷直航。美国政府已批准中国海南航空公司经营北京到夏威夷檀香山市每周三次的航班。目前,海航已从美国政府获得航线权,但没具体展开工作。在发展直航的同时,我们也在考虑和其他航空公司讨论包机,当然开通直航还是优先考虑的问题。要知道,中国游客在夏威夷日均消费额是312美元,是所有外国游客中最高的。
【谈中国情结】
我穿着唐装见奥巴马总统
南方日报:您酷爱中国服饰,常穿着出席重要场合?
林格:是的!去年友城30年活动中,省长黄华华送我一件香云纱,这次我也带来了。此外,我在夏威夷和广东结好25周年晚宴上穿的中式服装是在上海访问时购买的。今年2月在白宫,我和美国其他州的州长与奥巴马总统共进晚餐时也穿了这件上衣。
南方日报:听说您还有一件非常合身的旗袍,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林格:是的(笑)!2005年,黄华华省长到夏威夷州访问,参加广东和夏威夷结好20周年庆祝活动。他送了我一件旗袍,是红色的,带有金色丝线,上面还有像中国古铜钱一样的花纹,难以置信地合身。我一开始以为是之前我在广州时有工作人员到我房间把衣服拿出来量而知道尺寸的,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是一位裁缝师傅目测的,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我到现在还常常穿那件旗袍出席重要场合。
报人·郡长·州长
琳达·林格,1953年6月出生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1975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毕业并获得新闻学学位,随后在夏威夷州定居。1976年,她创立了莫洛凯自由报,并担任该报的发行人。
1980年,琳达·林格任毛伊郡委员会委员,后官拜毛伊郡郡长。
2002年12月2日,琳达·林格就任夏威夷州州长,并于2006年11月以历史上最大优势连任。
■夏威夷新能源怎么搞?
1.政策引导。通过法律引导更多投资者到新能源领域投资;各个发电厂也必须遵守这个法律,确保使用新能源。
2.资金鼓励。对提高能效和使用新能源的企业和个人,我们会在资金上给予鼓励。比如说,我们已发行了节能现金券,每张面值250美元,居民可用这一节能现金券去买节能冰箱。在不到两周时间,我们就发出8000张。
3.设立新能源专员。如果企业对新能源项目感兴趣,比如希望建风电场,太阳能电厂都可与新能源专员联系,工作人员会协助他们高效完成报批程序。
■婉“批”珠江新城耗能
需要直言,这次我去了珠江新城,那片区域有很多住宅、酒店、写字楼都密密麻麻地安装了空调系统,这必然消耗大量能源。夏威夷在这方面的独特做法还挺管用,我们把深海海水引向陆地,运用到大楼空调系统,大大降低空调对能源的消耗。
兼听者清
执著的新能源“使者”
1000多年前,波利尼西亚人划着独木舟踏海数千公里来到夏威夷定居,18世纪末,他们建立了以火奴鲁鲁为首都的夏威夷王国,火奴鲁鲁因盛产檀香木,得华人先辈美名:檀香山。
檀香山是美国“种族大熔炉”的缩影,文化碰撞、情感交融,让乐观和宽容渗入夏威夷人基因。他们称之为“ALOHA”精神,意为在朋友爱人间传递祝福,分享生命能量。
2002年,女州长琳达·林格上任,2006年,她以历史最大优势连任———政绩如此傲人,理应是个气度非凡的“铁娘子”,难得的是她也有着贴心的敏感和细腻:在端午节前后举行的广东夏威夷结好25周年晚宴上,她穿上了中式服装,并将一张画着龙舟和夏威夷独木舟的滑水板赠与省长黄华华。
致力于能源革新的她在夏威夷这一得天独厚的宝地从未停止忙碌,实现70%电力由清洁能源供给的目标绝非易事;更重要的是,她将这种观念的推广视为“使命”,像个执著的“传道士”,在姐妹城广东寻找切合点。
因此,珠江新城密密麻麻的空调机没逃过她的“法眼”,思维快速运转后,她调出了夏威夷“深海水管道降温”的点子。
在新能源技术未得到广泛应用前,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技术。国际金融危机让世界乱了阵脚,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大国都意识到,必须寻找一个新产业作为拉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首选,夏威夷更聪明地成为了美国的“试验田”。
且不论这是否经济复苏的“唯一解”,当人们意识到“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意味着对将来、对子孙后代负责时,低碳之路、能源革新成为必然选择。
但力推能源革新的琳达·林格比许多人都明白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以至于时刻怀着强烈的使命感。
临行前,她一再嘱咐:发展新能源关乎世界未来,需要几代人不断努力。如今,担子落在年轻人肩上了。
总策划:杨兴锋 傅朗 王春芙
统筹:张全坚 梅志清
翻译:吴雅莉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曾强